CT技术是CT诊断的基础,帮助医务工作者充分掌握CT技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CT技术2
Bolustracking-CTA
团注追踪法-CTA
1定义
团注追踪法CTA,也叫Bolustracking,是一种通过在预先扫描的固定层面中目标血管内设置监测点,来实时监测团注造影剂后血管内CT值的变化来自动或手动触发扫描的检查方法。它和我们较多使用的小剂量测试法(TestBolus)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
2方法学基础
基于不完整的时间密度曲线,同样是横坐标为时间(s),纵坐标为CT值(Hu),但曲线只代表了造影剂引入循环系统后,流入到感兴趣区(ROI)的早期变化规律,而且只有一段,也就是团注期的上升期。图中的蓝色水平线为设定的阈值(Threshold),当曲线达到或超过阈值线时触发扫描,一般触发阈值都会低于峰值CT值,所以曲线在达峰之前就会终止,如下图。
3流速与阈值的关系
曲线的起始点和终末点连线的斜率代表了造影剂流入感兴趣区的速率,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该斜率主要决定于高压注射器的流速,如下图,高流速斜率大(左),低流速斜率小(右)[1]。在造影剂用量相同的前提下,一般高流速达峰速度快,阈值不宜设置过高,否则容易导致扫描过晚,而低流速达峰速度慢,阈值不宜设置过低,否则容易导致扫描过早。
4监测点与阈值的关系
监测点(trackingspot)是为实时监测血管内造影剂充盈情况而设定的感兴趣(ROI),如下图常用的监测点有腔静脉(A)、肺动脉(B)、升主动脉(C)、降主动脉(D)等,监测点ROI的形状一般有椭圆形(如下图)、圆形、不规则形、点状等。监测点的位置、形状和大小都会影响并决定阈值的设定。一般来说,C容易受A、B的干扰,且位于上游,不宜设置过低的阈值,并建议采用椭圆形监测点来增加ROI与A、B的距离来提高抗干扰性,否则容易发生误触发导致扫描过早甚至检查失败,而D位于下游,不宜设置过高的阈值,否则容易导致扫描过晚。
5延迟时间与阈值的关系
所有的CT设备在触发以后都不可能立马进行曝光和扫描,都会有一定的延迟时间,而延迟时间内,血管显影情况会持续发生变化,所以阈值的设定一定要考虑到延迟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延迟时间较长时需要设定低阈值,而延迟时间较短时,需要设定高阈值。在扫描起始层面不适合设置监测点的情况下,如下图,达到阈值触发以后,扫描床需要从监测层面移动到扫描起始层面再扫描,这种情况延迟时间会发生改变,需要根据改变后的延迟时间对阈值进行必要的调整,否则可能会导致扫描过晚。
6自动触发
在监测点的CT值达到或超过设定阈值后,CT会自动终止监测,进入准备扫描阶段,然后自动完成扫描,这种完全按照扫描协议自动选择扫描时机的方式为自动触发。在注射方案及扫描参数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自动触发可减少操作的人为因素,有利于保证CTA检查效果的一致性[2],所以推荐常规使用。
7手动触发
在监测点CT值达到阈值前,通过手动操作,强制提前结束监测并立马进入准备扫描阶段,然后进行扫描,这种手动干预的方式称为手动触发。在阈值设定过高而上升期行将结束甚至峰值时间已过不可能再达到阈值的情况下(如下图),或者有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搏动、患者移动等影响到监测点监测进程的情况下,及时的手动触发可以避免检查失败。
重点回顾结合注射方案及扫描参数,通过适当的监测点和阈值设定加上必要的手动触发技术可保证CTA检查在最佳时间窗完成扫描。
注意事项!
?阈值设定较低或容易受到干扰可能会引起误触发时需要调整ROI形状和大小。
?阈值设定较高或监测点受到影响监测进程的各种因素时可通过手动触发避免检查失败。
?触发时间不等于开始扫描时间,一定要注意延迟时间的变化,否则也会导致检查失败。
[1].LennartzS,AbdullayevN,ZopfsD,etal.Intra-individualconsistencyofspectraldetectorCT-enablediodinequantificationofthevascularandrenalbloodpool.EurRadiol.;29(12):–.doi:10./s---w
[2].FooTK,SaranathanM,PrinceMR,ChenevertTL.Automateddetectionofbolusarrivalandinitiationofdataacquisitioninfast,three-dimensional,gadolinium-enhancedMRangiography.Radiology.;(1):–.doi:10./radiology..1.
Colin林